(+86)0550-2301666
OA 邮箱
研发智造

  一、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内先进的产品实验室,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技术中心是隶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产品研究开发机构,担负着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职能,开展未来市场的研究,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分管技术中心工作,配备两名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副主任,协调技术中心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技术中心设置综合管理部、设计工程部、试验开发部,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并制定了岗位责任制。为了对研究开发方向、重点课题和技术中心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成立了由总经理任主任,由技术、工艺、生产、销售、质量和财务等部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聘请了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及国内外行业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重大项目进行决策指导。建立了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技术中心三个层次的组织机构。设计控制依据IATF16949国际标准,修订了技术中心管理制度,使项目选择、立项、过程管理制度化。

  

  二、企业及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全柴重视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引进了研发管理资源共享平台Teamcenter,使产品设计开发工作效率提高2-3倍,缩短周期30%左右。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及网络工程建设的实施,大幅度提升全柴的管理水平。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全柴从80年代起,一直坚持实施“产学研”工程,创立了“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企业牵头、优势互补、共同攻关”的成功模式。先后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重庆汽车研究所等进行了多项产学研的项目合作,取得多项国家、省部及市县优秀科技成果。

  

  三、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全柴每年从高校和人才市场招聘多名毕业生,经生产一线锻炼考核后调入技术中心和其他重要技术岗位。另一方面,全柴十分重视在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尤其是注意工程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工程,每年都派员参加国内外各种学习和培训,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和交流,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利用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的机会学习各种现代柴油机设计和试验理论,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聘请技术专家兼职,到全柴传经送宝。扩大科技人员的知识面,拓宽知识领域。在科技人员的待遇方面,做到工资与能力挂钩,在相关*策上均给予倾斜。为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了项目奖励制度。

  

  四、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加强技术中心建设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大事。多年来,全柴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技术中心的建设发展,先后投入数亿元进行新产品开发和研发基础能力建设,新建了高标准的产品试验室。依托前瞻性的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公司相继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公司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设有专人负责专利的管理、申报工作。公司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504件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4件。

  

  五、研究开发、检测试验条件建设

  

  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技术中心除了要具有决策层、智囊团和一支精干的、富有经验的设计研究队伍外,也重视软、硬件方面的建设,技术中心配备了AUTOCAD、CREO、INCA标定、AVL燃烧分析仪indicom等国外设计、标定、分析软件。投资1.5亿元,建成具有国内优良的实验室,整机试验室23间,拥有AVL整车转毂、整车冷启动仓等各类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72台套。可自主开展发动机和整车的性能、排放、可靠性、耐久、冷起动试验。

  

  六、产学研合作、创新国际化以及对行业和地区的贡献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建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多元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使企业产品研发水平和研发实力持续提升。在国内,先后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天津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人才技术交流,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研究开发能力、先进的科研试验手段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感性,实现优势互补。并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办学,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外,与多家国际内燃机研发与制造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2012年被认定为安徽省第一批示范型国际合作基地。


拔丝抹电影网链接链接链接